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资讯  >  工作动态

滨海新区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加速跑”

2018-05-09

  创新驱动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滨海新区坚持的核心战略,而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则是摆在高质量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滨海新区坚持把打造一流创新平台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载体服务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夯实了基础。

  截至去年年底,新区共聚集市级以上研发中心总量464家,其中重点实验室达到111家(国家级16家),工程中心达到112家(国家级17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41家(国家级3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33家,成员单位超过1000家。滨海新区瞄准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批科技专项和示范工程,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

  重点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2017年6月,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与清华大学签署“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同建设4.2平方公里的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推动电子信息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共同打造一个电子信息创新创业资源富集、服务深化的聚集区,实现“科研——工程化——产业化”的全链条覆盖。

  记者了解到,滨海新区近年来不断围绕重点产业规划来布局中大科技平台的建设工作,相关产业有针对性地展开产学研合作,使得区域的科技创新资源不断积聚。

  新区重点科研平台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光电研究院自落户新区以来,依托研究院在光电信息系统、特种光源、新能源、智能交通、安全电子、海洋电子等高科技领域的资源和成果,正全力推动集科研、生产、培训、外贸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中国光电领域的“硅谷”。

  而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重点围绕石油勘探数据处理平台、生物基因健康平台、动漫与影视特效渲染云平台、工程设计与仿真云平台、建筑工程设计与管理云平台(BIM)等,为近200家重要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提升了企业研发效率和产品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根据初步统计,中心节省企业研发投入数亿元,为企业带来相关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累计支持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超过1300项,涉及项目资金超过10亿元;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孕育产业创新突破点

  今年月,浙大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旗下的求是众创空间入驻企业——天津易宝云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优秀奖。这家公司通过整合全国各地医保政策/医疗账单、结合各商保公司理赔审核条款,打造了国内首个智能健康险理赔地图,并且通过建立基于理赔地图、云计算、大数据的SaaS平台,首创互联网众包模式的保险第三方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了保险业的理赔服务质量和时效。

  就如浙大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样,现如今,新区内的很多大院大所都已成为前沿科技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创新项目培育的重要“大本营”。据了解,各平台共服务企业2339家,累计服务超4.5万次。

  以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为例,该园建设的药物发现等6个核心技术平台,有5个平台获得国家各级认证,建成了涵盖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中试生产等药物开发各个环节的综合性大平台。根据最新统计,该院累计引进和培育企业已达230家,注册资本30.8亿元,并且为超过600家国内各大药企、高校及科研机构提供服务超3万次。自2009年成立至今,先后孵化了获得新药注册批准首个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灏灵赛奥(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被评为全国“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的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在新区内,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正在加速形成产业化能力,已累计孵化企业19家,在孵项目76个。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